央視網消息:智慧博物館是以數字博物館為基礎,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構建的以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為特征的新型博物館形態(tài)。今年11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華文明云展試點上線。與以往展陳不同,我國博物館界首個數智人“艾雯雯”擔綱導覽,引領觀眾沉浸式觀展。
“艾雯雯”是誰?她就是國家博物館推出的首個數智人。“艾雯雯”是一名出生于2000年5月4日的女孩,名字蘊含AI(人工智能)“愛” “文”的寓意。
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賀占哲:她既是一個虛擬角色,她也是一個數智角色。這個形象打造既是現代的一個新青年,同時也是一個代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又有歷史氣息,又有青春氣息的形象,她所有的頭飾服飾包括這種妝容都是經得起考究的。
數智人“艾雯雯”的形象設計凝聚著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代服飾的研究成果,數字編程設計者對中國女性容貌審美的領悟。身著素雅襦裙,紅色丹脂點唇,盡顯漢代女子的溫婉。今年11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華文明云展試點上線,在“古代中國”展廳,她作為一名虛擬數智人與館藏文物產生神奇感應,獲得了讓“文物活起來”的獨特能力,驚艷全場。
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賀占哲:中華文明云展其實就是以我們現在這個古代中國為基礎,打造的線上的古代中國展廳。在這個展廳人特別多,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在家里就可以直觀地看展廳的形象,所以我們引入數智人帶著大家去參觀,這樣跟大家更有親近感。
而數智人動態(tài)活化和文物展陳場景有機融合,依托的是數字孿生技術,通過骨骼綁定、動作捕捉,賦予博物館數智人生動表情與靈活動作,讓靜態(tài)的數字模型變成一位顧盼生輝的鮮活少女。借助三維與實景視頻合成渲染技術,讓“艾雯雯”走進現實場景。
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賀占哲:虛擬數智人不僅是博物館的一個虛擬的形象代言人,其實她是連接了很多博物館已有的數字化的呈現,是博物館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傳播者。
如今,她有了新的搭檔——國博虛擬數智文物修復師“仝古今”博士。在數字孿生的云展空間中解鎖智能語音講解功能,對文物進行實時檢測和虛擬修復,讓觀眾暢游“古代中國”,感知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數字時空醒來的驚喜。
國家博物館文物活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賀占哲: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核心動力,關注時代的需要,聚焦觀眾的需求,更好地展示好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
依托國家博物館143萬余件館藏文物,逾4000萬全媒體矩陣穩(wěn)定受眾群體,國博虛擬數智人將繼續(xù)在線上線下展示中華文明優(yōu)秀成果,未來有望與國家智慧教育相關平臺合作,為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教育提供豐富云端文化資源。
智慧管理系統釋放深?;盍?/strong>
作為我國唯一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近些年持續(xù)推進博物館數字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讓觀眾享受“活起來”的文物魅力,也讓展館管理更加精準高效。
國家海洋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展館以云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為基礎,建立了面向公眾服務和館內管理的雙重智慧體系。觀眾從預約到進館再到導覽觀展,能夠享受全流程的數字便捷服務,實現觀眾和景區(qū)之間的雙向交流。
總臺記者 王曉沛:在海博館的智慧管理系統當中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終端系統,這塊長長的屏幕不僅可以為管理者還可以為游客提供很多的幫助。比如說,博物館將很多的明星展品設計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泡泡,如果您對這個泡泡感興趣,不僅能夠直觀的看到這樣展品,同時還可以進行360度的觀看。除了這樣的360度的拍攝之外,還有視頻、動畫等輔助的信息,讓您看到很多在展館里面看不到的內容。同時您可以進行留言的互動,您掃碼,然后把想看到的展覽信息告訴博物館。另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行程單。比如說,您共看中了十樣心儀的展品,就可以加在行程單當中,這樣的話,用手機一掃碼,(系統)就可以為您規(guī)劃出今天的參觀路線。接下來,我們再給您切換一下管理的大數據平臺。從這個平臺上可以看到,比如說,像熱門展品的排行、熱門展廳的排行,還有熱門參觀線路的推薦,這樣的話都能為館方的策展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同時,還有館內的熱力圖,就能看到哪個展廳里面人數最多,最受歡迎。同時,還可以提供,比如說,預約人數、今天進館的人數,當月進館的人數的一些累積,而且還可以看到更精準化的,比如說,年齡層次、他們的地域分布等,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為館方提供更精準的策展的數據,同時也為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此外,海博館也采用最先進的文物倉庫智慧管理系統,對庫管展品進行恒溫、恒濕等智能化管控。
江西省博物館:智慧賦能 釋放博物館新力量
數字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讓傳統博物館不斷煥發(fā)新機,運用全息投影、三維建模等手段使傳統文物與歷史文化能夠以更新穎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隨著近年來博物館熱的不斷興起,數字智能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也在不斷進步。
在江西省博物館,游客們正在數字化3D全息投影前沉浸式體驗江西千年歷史文化變遷。走進古代歷史陶瓷展館,一面文物交互展示大屏引得游客駐足。通過觸控屏幕可觀察陶瓷文物模型及介紹,借助三維數字建模技術,使陶瓷文物打破了傳統展柜限制,得以更全面更精細化地展示在游客面前。智慧導覽、交互大屏等數字體驗項目分布于各展覽空間內。
借助于知識圖譜管理服務技術,江西省博物館以江西歷史名人為內容對象,搜集整理大量相關數據和知識內容并進行了圖譜與知識庫的構建。通過場館內的數字展覽平臺,游客可詳盡地了解江西歷史名人的生平、著作以及人物關系網,更為直觀地提升文化知識,了解名人背后的故事。
除了3D全息投影及數字化文物展示,江西省博物館在文物保護及修復領域同樣建立起了數字化保護平臺,對大量文物進行了數字化留檔及影像采集,建立起了統一規(guī)范的文物數字資源庫和數字資源檢索分析平臺。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