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絲綢之路文化公園內的絲路花境 張楊攝影
□北疆觀察員 華小欣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提出要科學精準推進城市綠化工作,新建城市“口袋公園”150個、城市綠道120公里。
“口袋公園”能夠提升城市形象品質,也能夠增強群眾幸福指數,而城市綠道更是用一條條綠道鋪就成“生態(tài)綠網”,用實際行動建設宜居宜業(yè)宜游的生態(tài)路徑。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是對較小地塊進行綠化種植,再配置座椅等設施,形成規(guī)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
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新建城市“口袋公園”,全區(qū)各盟市不斷加快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以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切實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民主東街“口袋公園”原是廢棄危樓,在以“拆危建園”的形式對其進行了改造提升后,打造成了周邊居民“家門口的風景線”,惠及周邊20余個小區(qū)。
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映碧里小區(qū)多年垃圾亂堆、土壤裸露的空地變成“幸福綠地”;關地塔社區(qū)“家門口”運動場已重新整修改造;陽光社區(qū)“百福公園”成了映碧里、煙波里、翠微里58棟樓2530戶居民的活動場地……
2022年,呼和浩特市新建、改造“口袋公園”、社區(qū)綠化活動場地300個;建設、改造城市綠道300公里,新建海綿公園示范園,打造大黑河郊野生態(tài)公園,到“十四五”期末,計劃建成1000個“口袋公園”,使呼和浩特成為“千園之城”。
此外,2021年呼和浩特完成220公里“青城綠道”,2022年計劃完成300公里,“十四五”期間,呼和浩特將著力打造1000公里“青城綠道”,讓市民在青山綠水中真正實現綠色低碳出行。
利用“金邊銀角”見縫插針地新建“口袋公園”,增設、改造城市綠道,已經成了內蒙古各盟市城市生活的一種新風尚。
內蒙古大力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不僅解決了市民群眾茶余飯后沒有一個好的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身邊缺少公園綠化活動場地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凈化了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改善和美化了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提升了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而城市綠道的建設則有利于倡導綠色出行,為步行者、騎行者建設綠道,提倡綠色出行,可以引導人們回歸自然、熱愛自然。同時建設綠道是應對空氣污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舉措。綠道周邊的綠色植物不僅可以美化景觀,還能吸收污染物、改善空氣質量。
建設城市“口袋公園”及城市綠道,無論是對于提升城市整體形象還是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都有非常多的好處。特別是當前各地正在進行的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更是需要建設更多的“口袋公園”和城市綠道來裝點城市、美化生活。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